“大豆摇铃千里金”,9月下旬,安徽宿州大片大片的豆田里一簇簇饱满的豆荚,在翠绿的豆叶中摇曳着沉甸甸的“金黄”。
经过专家测产,这1000多亩大豆高产示范田亩产达到174.71公斤,比普通品种每亩增产11.77%,每亩纯收益增加183.69元。
这只是2015年中国农业科学院研发的小麦、玉米、大豆、油菜等9个绿色增产增效技术集成模式的成果之一。绿色增产,让一样的丰收有了不一样的意义。
今年,我国夏粮成功实现“十二连增”。然而,在连年增产的背后,我国农业生态环境承载压力不断加大。
“在过去的十多年中,我国粮食增产主要得益于单产水平的提高,靠的却是过度的地力开发与化肥农药的超量使用。”中国农科院研究员蒋和平说,“增产压力越来越大,农业亟待转型发展。”
“绿色增产模式攻关势在必行”,去年底,农业部总经济师毕美家正式提出了这一全新的概念。所谓绿色增产,就是把绿色理念贯穿于增产模式攻关的全过程。在技术路径上,推广高产、高效、多抗的新品种,推进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大力推广控肥、控药、控水等节本增效的技术。计划力争到2020年,粮食和农业生产的化肥、农药使用量实现“零增长”,努力提升土地产出率、投入品利用率、劳动生产率。
作为农业科技创新的“国家队”,中国农科院由此开启了针对主要农作物的9项绿色增产技术研发。而今,黄淮海、西北、东北、西南产区已安排了千亩玉米示范田,河南、山东等省已部署示范小麦基地12个;在黄淮海地区,诸多综合农业技术措施已在大豆示范田中推行。
49岁的李庆双是山东省武城县有名的种粮大户。去年,他拿出500亩地做小麦绿色增产示范,没想到,第一年就大获丰收。日前,经过中国农科院专家测产,小麦最高亩产达到747公斤,创下当地的新纪录。
站在金灿灿的麦田里,李庆双兴奋地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你看,今年我们用了绿色防控技术防治病害,仅这一项,500亩地就少打了两次农药,一下子节省了1万元钱。另外,大机械的复合作业也让我们每亩节省了5个人工,一亩差不多能省100元,500亩就省5万元。成本减少了,小麦亩产却比去年增加了40公斤,这一增一减,效益就出来了!”
在武城县的绿色增产田中,记者看到,每亩田中竖立着一个直径10厘米的内置药包带孔小盒,即蚜虫报警激素缓释器。“蚜虫闻到这种味道就会往外躲,‘推’出害虫;挥发物还能吸引蚜虫天敌种群,‘拉’来天敌。”
“这叫‘推—拉’绿色生物防控装置,能够有效地防治虫害,不对环境造成污染。”武城县农业局局长张学丰介绍说,这仅是武城小麦、玉米绿色增产综合技术模式中的一项小小技术创新,“所谓绿色增产,就是要把科学的农业技术综合应用到作物生长的每个节点。”
今年夏天,中国农业科学院党组书记陈萌山在绿色增产示范现场会上指出:“我们的技术示范力求实用,而不是搞轰动效应、眼球效应。”他强调,农技专家要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一切以农民为先。
诸多绿色增产技术中的重要一项即为全程信息化。中国农科院信息研究所研发的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云平台今年首次于山东武城县应用,由此建立了“农技云平台+农技专家+农技指导员+科技示范户+农户”的推广网络。
“目前,农业信息技术平台已拥有县级技术指导员72人,全县树立科技示范户720户,每户带动20户农户,由此带动全县14400户农民。”张学丰向记者介绍。
而在安徽宿州,大豆绿色增产技术的推广应用也力求方便和“接地气儿”。农民只要对一般的播种机稍加改造调整就能完成。现在,这套技术不仅可以在大豆上用,也可以在花生、玉米上使用。当地人告诉记者,目前市场上已经有了配套技术的播种机,价格在1万元左右,农民购买可享受补贴,自己只需掏几千元。
“增产对于农民来说是天大的好事。要实现更大范围、长效化的绿色增产,我们的技术必须给力。”中国农科院研究员韩天富说,未来,科研人员还将在技术的优化利用上继续进行攻关。